黃茂興(前)(圖片由福建日報提供)
“閩寧模式是全國脫貧攻堅范例,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,相信這一模式將持續煥發新的生機活力。”談到閩寧協作,長期從事區域經濟發展研究的全國人大代表、福建師范大學福建自貿區綜合研究院院長黃茂興打開了話匣子。
黃茂興認為,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戰略,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推動區域協調發展、促進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決策,其目的在于加快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,縮小與沿海地區之間的差距,促進東西部區域經濟協調發展?!?6年來,閩寧兩省區牢記囑托,共同演繹感人至深的‘山海情’,成為東西部扶貧協作的典范。”
脫貧摘帽不是終點,山海情緣沒有斷點。新的征程上,如何進一步加強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,把閩寧協作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?
結合工作實際和調查研究,黃茂興建議,福建和寧夏需要不斷拓展協作內涵,創新協作方式,優化協作機制,繼續攜手奔跑在通向共同富裕的康莊大道上。“首先要繼續發揮好政府的搭臺引導作用,國家在頂層設計上對山海協作雙方進行激勵和約束;福建繼續發揮幫扶帶動作用,特別是在產業轉移和產業鏈延伸中優先支持,增強寧夏山區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;寧夏則需要明確細化重點協作領域,增強服務意識,做好聯系對接工作?!?/p>
黃茂興認為,要著力提升山海協作的市場化程度,動員各類企業參與閩寧山海協作,提高寧夏山區經濟穩健度、活躍度、開放度,提高市場效益、加快打造優良的營商環境。借助“一帶一路”拓展開放合作新空間,在推動寧夏山區外向型經濟發展的同時,也為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參與“一帶一路”建設尋找立足點和突破口,實現山海共贏。更重要的是要增強東西部區域間教育幫扶力度,拓展幫扶關系,推動寧夏創新職業教育發展、提升高等教育質量;同時注重提高當地師資隊伍質量,培育一批“能戰斗,留得住”的本土人才隊伍。(福建日報記者 嚴順龍)